色彩风格

高考“特招”有捷径?小心掉入诈骗圈套

【字号:    】        时间:2025-04-18      

  

  高考可谓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为了减轻孩子压力,许多家长选择“高考特长生”这条路,让孩子能顺利进入名校就读。

  一些不法分子瞄准家长这份“苦心”,以“特招保送”“内部指标”“加分渠道”等名义,精心设置陷阱让家长往里面跳,此举不仅损害了家长学生的合法权益,还扰乱了国家教育秩序,必将受到法律严惩。

  经广水市检察院提起公诉,广水市法院以诈骗罪判处被告人鲁某某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经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裁定维持原判,判决于2024年6月24日生效。

  2022年2月,被害人万某从熟人处得知,鲁某某可以帮助高考考生通过专业培训后参加比赛获得国家二级运动员证书,最终在大学统招体育考试中加分,万某心动不已,于是赶紧联系鲁某某,请其为正在准备高考的儿子“帮忙”。鲁某某以培训、打点关系为由向万某索要13万元,万某没有犹豫,当即支付了5万元定金。后来,鲁某某一直以疫情原因无法开班为由让万某等消息,之后更是不接电话。

  意识到被骗后,万某怕影响儿子高考迟迟未报警,直到2023年7月3日才向公安机关报案。2024年2月18日,公安机关以鲁某某涉嫌诈骗罪将该案移送广水市检察院审查起诉。

  承办检察官在审查案卷时发现,其实骗子的骗术很简单:先是包装成研究高考特长生的行家,然后忽悠家长有培训基地或培训资源,能指定专人对孩子进行培训,并承诺让孩子能通过比赛获得国家二级运动员证书,从而在高考统招体育考试中加分。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犯罪分子完全是利用了家长急切想帮孩子挣一个更好未来的心理,这个案子警醒我们,人生没有捷径,唯有坚持和努力。请家长和考生保持理性,共同抵制‘走捷径’心态。”承办检察官说道。

  防骗指南,守住钱包,护航梦想:

  一是认准官方渠道,通过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查询,核实资质,教练员或机构需在国家体育总局官网或学校公示名单中可查;二是牢记三个“绝不”,绝不轻信“保过”“包录取”承诺、绝不向个人账户转账“手续费”“保证金”,绝不点击来源不明的链接或填写隐私信息;三是留存证据及时报警,遭遇诈骗立即拨打110报警、拨打12309检察服务热线或登录12309中国检察网举报。